文\图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实习生 范睿尧 郭甜甜
【资料图】
5月26日,文昌市文城镇英群村,鸟儿翩飞,微风吹来,280亩的超远缘杂交水稻种植基地里,青黄色的稻穗发出沙沙的响声。
头戴草帽的邹雪顶着烈日来到基地查看:“再过半个多月水稻将迎来丰收,预计亩产量1500斤,一亩至少增收300元。”
邹雪和农户一起清理田里的淤沙。
邹雪是陕西安康人,原本从事房产投资,2021年受海南自贸港发展前景吸引,她决定来海南“闯闯”。在深入考察海南多个市县并详细了解自贸港系列政策后,邹雪选择投身农业领域,开办企业,在英群村的撂荒地种植超远缘杂交水稻,当起自贸港“新农人”。
邹雪与收割水稻的农户聊天。
2022年,邹雪启动了土壤改良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利用现代农业科技,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办法,用机械育种、育秧,用无人机播种、施肥,精细化管理农田,发展绿色、规模化农业。
收获。
头一年,由于缺乏经验,加上病虫害等原因,田里水稻产量并不高。“第二年我多方请教农业专家和农户,从耕地、播种、插秧、防病虫害到水稻收割全程参与。”邹雪说,农忙时节,为了能随时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她直接住到了田头,许多个夜晚都是伴着虫鸣入睡。
锄草后,邹雪在树下喝椰子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稻田的丰收预期让邹雪对未来充满信心。
邹雪的朋友来看她,一起玩耍。
“盘活撂荒地,让农户先受益。”两年的田头奔忙给邹雪原本白皙的皮肤“染上”了小麦色,但她仍兴致勃勃地畅谈接下来的计划。
邹雪试验怎样防虫害。
她想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扩大撂荒地复耕规模,打造特色稻米品牌,让海南本地好米香飘千里,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此外,她还计划推广稻菜轮作的种植模式,实现“钱粮双丰收”,初步建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完整产业链,吸纳更多农户就业;她还打起了农旅融合的主意,以推动当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邹雪肩扛刚装袋的稻谷。
邹雪(右)和专家一起巡察稻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