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获悉,近年来,省财政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把生态环保投入放在重要位置优先保障,统筹安排超300亿元支持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项目,着力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累计落实超160亿元支持练江、小东江流域整治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整体推进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省财政坚持以重点项目为引领,推动韶关市广东粤北南岭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梅州市广东南岭山区韩江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先后通过中央竞争性评审分别获得20亿元资金支持,同时在自然资源、林业、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相关领域资金安排时对两市给予倾斜,由两市统筹用于支持山水项目实施,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样板。
项目实施以来,沿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显著。2020年,韶关市被国务院通报表彰为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地方。梅州市已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465平方千米,2021-2022年全市16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全面消除地表水劣Ⅴ类水体。
同时,我省稳步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整治,积极创新财政政策模式,引入省属企业参与练江流域综合整治,2018年以来,省财政累计落实超160亿元,支持练江流域、练江枫江二期整治、小东江流域整治及三江连通工程实施,稳步推动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目前,练江已实现从普遍黑臭到国考断面消除劣V类、再提升至IV类的重大转折变化,入选省“十大美丽河湖”。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的工作部署,省财政以“奖补结合”方式强化对碧道建设的资金保障,将河湖长制及碧道建设相关工作纳入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同时,3年共安排3亿元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碧道建设成效明显的县(市、区)进行奖补,走出有广东特色的系统治水新模式。2019年以来,市县已统筹省级涉农资金16.37亿元支持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截至2023年6月底,全省已累计建成碧道5712公里,新增生态岸线1867公里,生态岸线比例从34.6%增加至52.1%,新增绿化面积约6.9万亩。
1172个示范村全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我省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涉农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之一,2021-2022年累计落实资金超过20亿元,有力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工作顺利推进。2023年,省财政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省级驻镇帮镇扶村资金按照不少于20%的比例统筹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预计落实相关财政资金20亿元;支持中山成功申报中央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获2亿元中央资金支持。
在各级财政资金的持续支持下,2022年度纳入民生实事办理的1172个示范村全部完成治理,42个面积较大的农村黑臭水体完成整治,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全省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2018年的低于20%提升至53.4%,村庄污水横流、臭味扰民等问题得到根本性好转。
为推动巩固蓝色海岸带生态安全屏障,2020-2023年省财政统筹安排海洋保护修复资金32.7亿元,支持沿海地市实施了一批蓝色海岸带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其中,2020年以来,省财政统筹安排15.8亿元,支持各市完成中央下达我省的至2025年营造修复红树林8000公顷的目标任务,推动湛江、惠州、江门等市高水平建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目前全省已完成红树林营造1757.627公顷,完成红树林修复1840.85公顷。
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面,2020年以来,省财政统筹安排4.85亿元用于近岸海域水产养殖污染整治、陆源入海污染治理等。2022年广东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为89.7%,完成生态环境部下达的水质目标,全省27个入海河流国考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海岸线整治修复方面,2020年以来,省财政统筹安排12.05亿元,支持通过开展乱石垃圾清理、沙滩清表平整、防浪墙设立、鱼塘回填等修复工程,修复沙滩面积和砂质岸线。
此外,我省还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2020-2023年省财政统筹安排56.67亿元支持全省造林绿化工作,夯实造林绿化基础;同时积极推动金融资本支持造林绿化,2023年我省国家储备林共获得国开行授信额度9亿元,获得发放贷款2.2亿元,2020-2023年累计安排5.65亿元支持购买政策性森林保险,为广大林农撑起防灾减损的保护伞。目前我省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森林覆盖率达53.03%,森林面积达1.43亿亩。
南方+记者 肖文舸 唐亚冰
【作者】 肖文舸;唐亚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