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始砸“铁饭碗”了
你有没有听说过“人口小县”?这是指那些常住人口不足50万,甚至只有几万的县级行政区。这些县域不仅人少,经济也欠发达,财政收入主要靠转移支付,而财政支出却要供养大量的机构和人员。这就导致了财政入不敷出、行政效率低下、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省份开始在人口小县开展机构编制改革试点,旨在通过精简机构、压缩编制、优化职能、下沉资源等措施,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减轻财政供养压力。这就意味着,一些“铁饭碗”要被砸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湖南古丈县就是其中一个试点县。这个只有14.3万常住人口、GDP总量仅为35亿元的县域,是湖南省人口最少的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它的机构编制改革重点包括加大职能相近的党政机构重组整合力度,变“单兵作战”为“兵团攻坚”;简化党政部门中间层次,精干设置内设机构,改善上下沟通和政出多门现象;大幅精简压缩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县直事业机构实行限额管理,推进编制资源下沉等。
湖南古丈县并非率先吃“头啖汤”的县域。过去几年,山西娄烦、河曲、榆县等6县率先进行机构改革,多个行政部门被撤并精简,部分事业单位编制被缩减,部分县域缩编人数超过千人。随后,安徽、青海等地迅速跟上。
日前,安徽省委编办在回复网友留言时表示,已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4个常住人口较少的县(区)开展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而在西部地广人稀的青海,作为全省人口总量最少、机构编制规模最小的果洛州玛多县,常住人口只有1.54万人,GDP总量仅为3.6亿元,同样拉开了机构改革试点的大幕。
据统计,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单位中,人口在20万以下的多达400多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市)有80多个。据瞭望新闻周刊调研发现5,这些人口小县,绝大多数都存在共同的难题:
财政供养入不敷出,财政支出主要依靠转移支付; 财政供养人员比例欠合理,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 事业单位“小、散、弱”; 部分机构设置、运行体制等与县域高质量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因此,人口小县,除非因为自然条件所限,或者肩负特殊的区域战略乃至国家安全使命,否则都有可能成为机构改革试点的对象。
那么,这些人口小县的机构改革,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它能给这些县域带来什么变化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
首先,机构改革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人口小县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往往是按照标准化的模式设置的,与实际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不相匹配,导致了机构臃肿、职能重复、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机构改革,可以实现党政机构的精简合并、职能的优化协调、内设机构的精干设置等,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沟通成本,避免政出多门。同时,也可以实现事业单位的整合优化、编制的核减下沉等,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
其次,机构改革可以降低财政支出和供养压力。人口小县的财政收入普遍较低,而财政支出却较高,主要用于供养大量的机构和人员。这就导致了财政入不敷出、转移支付依赖度高等问题。通过机构改革,可以实现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公用经费支出的节约、财政供养人员比例的提高、编制资源的下沉利用等,从而降低财政支出和供养压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留出更多空间。
再次,机构改革可以促进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人口小县的人才资源普遍匮乏,而编制资源又过于集中在县一级,导致了基层缺乏人才、人才流动不畅等问题。通过机构改革,可以实现编制资源的下沉分配、干部队伍的优化配置、干部激励机制的完善等,从而促进人才流动和激励机制,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后,机构改革可以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随着国家层面明确“慎重撤县设区”、“严格控制撤县建市设区”等政策678,中国城市正从扩张转向收缩。这就要求城市要转变惯性的增长思维,走向“瘦身强体”之路。对于人口小县来说,通过机构改革,可以实现与自身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政架构和治理模式,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
总之,人口小县的机构改革是应对收缩型城市的现实需求,也是转变增长思维、实现瘦身强体的必然选择。这是一场触及深层利益格局、涉及广泛群众利益的大变革。它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服从大局、忠诚敬业;也需要广大干部群众理性看待改革阵痛期、积极参与改革实践、共同推动改革
标签: